本周IPO审核结果长宏网配资
据交易所官网审核动态信息,本周(4月21日-4月25日)IPO审核2家企业,其中沪主板1家、北交所1家,全部过会,合计拟募资9.9亿元。
其中,沪主板IPO过会企业天富龙在审期间调减了拟募资规模,取消原计划募资3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汉鼎咨询在本篇结合申报材料、在审期间审核问询问题及上市委审议现场主要关注问题,对两家IPO过会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监管重点关注事项进行梳理分析。
天富龙:报告期内调整生产策略致收入波动,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金额较高
审议会议现场上市委主要问询了如下问题:
请发行人代表结合公司报告期存在的不规范情形及原因、公司治理建设、独立董事兼职和履职情况等,说明公司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是否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对公司施加不适当影响的重大风险,公司独立董事是否发挥应有的制衡作用。
相关问题在首轮审核问询中已有所体现。申报材料显示,朱大庆、陈慧夫妇合计持有公司79.30%的股权,为天富龙的实际控制人;朱大庆、陈慧夫妇与朱兴荣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公司 14.60%的表决权,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3.90%。对此,上交所在审首轮问询中要求天富龙结合公司章程规定、董监高人员构成、亲属关系及历史履职情况等,说明朱大庆、陈慧夫妇合计控制公司93.90%表决权股份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现有治理和内控机制能否有效防止实际控制人损害发行人利益的行为发生,是否可以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相关答复中天富龙表示为防范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防止实际控制人损害发行人利益,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已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除上述问题外,审核问询中上交所对天富龙的业绩稳定性、政府补助依赖风险及会计处理合规性也予以了重点关注,具体来看:
一、2022年因改变生产策略致营收及净利润双双下滑,细分产品收入波动大,监管关注业绩稳定性
申报材料显示,天富龙以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产品布局由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拓展至差别化复合纤维及聚酯新材料,覆盖商务、出行、家居、健康护理、衣着等场景。
据首版招股书数据,2020至2022年,天富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86亿元、28.57亿元及25.76亿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3.54亿元及3.38亿元。期间公司整体业绩先升后降,细分产品收入波动较大,差别化复合纤维收入呈波动下滑趋势,其中低熔点纤维收入大幅增长后下滑,中空聚酯短纤维的收入从2.85亿元下降至1811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21年大幅下滑、2022年大幅上升。
对于上述期间内公司收入波动的情形,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要求天富龙说明原因,分析主要产品收入是否存在下滑风险,说明各细分产品的销售价格与相关产品的行业指数、市场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销售数据的变动趋势是否一致,分类列示其他业务收入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其他业务收入波动的原因。
天富龙在答复中解释称,2022年,为应对行业内常规类产品竞争加剧,公司调整生产策略,对部分产线进行停工检修及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在上述原因影响下,2022年原生低熔点短纤维销售数量同比下降30.70%,使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020-2022年及2023上半年,公司其他销售收入分别为0万元、313.61万元、3451.67万元和2.0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0%、0.11%、1.37%和14.46%。其他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原因为2022年公司开拓新材料市场,推出膜级聚酯切片产品,且2023上半年该产品产销率上升。公司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具备一定占用率,目前在手订单充足,预计收入不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
从上述答复内容总结来看,报告期内天富龙存在调整生产策略的情形,并引起了收入波动。上交所在第二轮问询中围绕其业绩稳定性展开了追问,要求公司说明未来收入结构是否会发生较大变化;调整生产策略的原因,产线停工检修及改造的具体情况;业绩预测情况,是否存在业绩下滑的情形。
对此,天富龙答复称膜级聚酯切片销售收入占比短期内增加为公司综合考虑市场竞争情况,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增加膜级聚酯切片产量所致。长期内,公司仍将坚持以差别化涤纶短纤维业务为核心,收入结构不会发生较大变动。同时,公司膜级聚酯切片的产线与差别化复合纤维的聚合工段重合,未来公司仍将结合产能利用情况和客户需求情况,积极调整膜级聚酯切片产能和产量。2024 年以来,公司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未发生大幅波动,截至2024年8月末在手订单充足,预计2024年全年不存在业绩下滑情形。
据招股书上会稿中更新的数据显示,2023及2024年,天富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36亿元、38.41亿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4.51亿元,扭转了2022年营收及净利润双双下滑的不利局面。而公司近两年稳定且显著较高的净利润水平,或也是交易所安排其上会的考量因素之一。
来源:Wind
2、关联交易合理性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被关注
公司净利润整体呈上升趋势的背后,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的依赖性受到监管关注。
2020至2022年,天富龙其他收益分别为5077.12万元、9583.71 万元和7159.96万元,主要为公司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享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其中,2021 年其他政府补助金额较高,主要为公司收到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奖励4385万元。
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要求天富龙说明报告期内享受各项政府补助的具体情况,政府补助确认金额、相关的会计处理、收入确认时点、计入当期损益或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依据,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是否对相关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存在依赖;享受税收优惠的具体情况,各项税收优惠的享受条件及可持续性情况;享受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告期内经营成果对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是否存在重大依赖。
问询答复显示,2021-2023年天富龙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9515.26万元、6917.27万元和6589.14万元。公司政府补助中经常性损益为增值税即征即退补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文件执行,具有可持续性;公司政府补助中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8.04%、1.39%和2.21%,占比较小,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政府补助不存在依赖。公司政府补助相关会计处理、收入确认时点及计入当期损益或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依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同期内,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主要为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金额分别为11,186.08万元、11,360.58万元和12,641.11万元。属于国家为鼓励企业创新、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而推出的优惠政策,与公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长宏网配资,且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可持续性。相关税收优惠具备具体有效依据、符合文件要求、公司满足获取该等税收优惠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未来公司不能继续满足税收优惠条件,或者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已在招股说明书中已充分揭示税收优惠政策相关风险。
第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天富龙结合政府补助的具体要求和实质,对于总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递延损益以及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益的判断依据及具体影响金额,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对此,天富龙答复称公司对取得的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递延损益以及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益的判断依据合理充分,相应的会计处理方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调减募资补流金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今年以来多家过会企业一样,天富龙于在审期间调减了拟募资规模,取消了原计划募资3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天富龙首版招股书申报稿募投项目规划
天富龙招股书上会稿募投项目规划
广信科技: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及真实性被关注
审议会议现场上市委主要问询了如下问题:
1.关于报告期内业绩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业绩持续性。请发行人:
(1)分析报告期内收入增长幅度大于变压器终端客户收入增长幅度的原因。
(2)说明在下游不同领域中对应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3)结合市场竞争格局、技术先进性、行业周期变化、下游细分行业需求等情况,进一步说明主营业务的市场拓展空间,是否具备持续增长能力。
(4)结合上述及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客户稳定性、新增订单等,说明期后业绩是否稳定可持续。
2.关于财务内控有效性。
请发行人结合财务内控情况、财务系统运行情况,说明收入确认政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说明对发行人信息系统(包括业务系统、发票系统、财务系统等)采取的核查程序,并结合上述问题,就发行人财务内控有效性发表明确意见。
相关问题在上会前的审核问询中已有所体现,具体来看:
一、净利润增幅远高于营收增幅且领先可比公司,监管要求保荐机构提供工作底稿,连续两轮追问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及真实性
申报材料显示,广信科技是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的专业供应商,产品主要应用于输变电系统、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牵引变压系统、新能源产业以及军工装备等领域。公司产品覆盖中低压、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交直流电在内的全电压等级的输变电设备配套产品。
2021至2024年,广信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3.04亿元、4.2亿元及5.78亿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6.73万元,1039.99万元、4520.55万元及1.17亿元。
来源:Wind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及净利润持续增长,且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远高于营收。2022年,公司净利润规模还不满足其选择的“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上市条件,但2024年公司净利润已突破亿元。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广信科技在招股书内表示主要是由于下游需求增长、产能提升导致。而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幅也高于多家同行业可比公司。
上述情形引起了北交所对广信科技业绩增长持续性及真实性的关注和质疑。
首轮问询中,监管要求其量化分析业绩大幅增长原因及合理性;说明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公司东材科技、民士达的合理性;解释2022 年、2023 年净利润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2023 年净利润较上年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否存在调节成本费用,以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的情况;是否存在突击销售、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并说明公司业绩增长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存在期后业绩下滑风险。
同时,北交所还要求保荐机构提供相关工作底稿,并与申报会计师对广信科技是否存在通过加快订单执行进度、临时缩减成本费用、偶发性业务等拼凑业绩、突击冲业绩满足上市标准、是否持续满足发行上市条件充分核查并审慎发表明确意见。
对于上述问题,广信科技在首轮问询中答复称:同行业可比公司东材科技、民士达在原材料种类、产品销售区域、下游应用市场、客户结构等方面与公司存在一定差异,营业收入总体上均保持增长,变动趋势不存在重大差异,且增幅存在差异具有合理性。2022 年度,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大于收入增长幅度主要系公司2022年度相较于2021年度增加了较多政府补助以及2021年度有较大的赔偿支出所致;2023 年度,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大于收入增长幅度主要系公司产品毛利率增加较多所致。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期间费用总额呈上升趋势。受益于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公司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率同比小幅下降,公司不存在调节成本费用以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的情况。2023 年第四季度公司与客户签署订单并按照订单约定完成履约义务,向客户交付产品并经客户签收,取得客户签收的出库单后确认收入,收入确认时点准确,内外部依据充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不存在突击销售并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
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认为:广信科技不存在通过加快订单执行进度、临时缩减成本费用、偶发性业务等拼凑业绩、突击冲业绩满足上市标准情形,公司持续满足发行上市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保荐机构核查底稿显示,广信科技收入确认时点存在早于或晚于签收时点的情况,存在仅签字未盖章情形。此外,因电力电网、光伏发电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公司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加、公司产能扩大以及产品单价的提高,绝缘纤维材料行业发展受国家对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规模影响较大等原因,广信科技此前曾预计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约132.27%至149.97%。
对此,北交所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展开了对其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和真实性的追问,要求广信科技量化说明2023年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预计2024年业绩进一步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依据充分性,说明报告期公司业绩增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且与部分可比公司产量变动、业绩波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进一步说明业绩大幅增长是否符合行业特征,业绩增长是否稳定可持续,行业周期性对公司经营是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存在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说明以签收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恰当性、谨慎性,说明是否存在跨期调节业绩情形,收入确认相关内控制度建立情况,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
第二轮问询答复中,对于2024年业绩增长合理性及期后业绩稳定性,广信科技解释称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产能的进一步扩大,主要产品绝缘纤维材料及绝缘纤维成型制品在2024年均实现了量价齐升,进而使得2024年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具有合理性。且2024 年国内发电端投资增长、新能源发电装机量的大幅提升带动国内发电端企业对变压器的需求提升,变压器出口的高景气度进一步推动变压器厂家业绩增长。因此,尽管2024年变压器厂商在两大电网中标金额同比2023年下降,但在其他终端客户对于变压器需求增长的驱动下,2024年公司业绩增长具有合理性。此外,无论是从国家政策支持层面,还是下游投资规模变动趋势方面,下游电力产业的投资有望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公司的业绩规模也将随之迎来稳定的发展期,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风险较低。
可比公司差异及是否符合行业特征方面,广信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幅与神马电力相近,高于东材科技、民士达和恒缘新材,主要系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产品内容、产品结构、产品定价、原材料种类、产品销售区域、下游应用市场、客户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呈普遍旺盛状态,各个变压器厂商均提高了对上游材料的采购需求,公司产品产量持续增加,2023年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神马电力产量变动趋势不一致具有合理性。2023年和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与下游终端客户变压器类产品营业收入增长率基本一致,具有匹配性。
收入确认合规性方面,广信科技表示公司定制化产品绝缘纤维成型制品等在客户签收时产品控制权已发生转移,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确认主要依据不存在显著差异,以签收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恰当、谨慎。2022-2024年,公司收入单据客户只签字未盖章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60.96%、63.59%、73.94%,公司销售合同主要签收条款未就签收单具体签章要求加以约定,无论是加盖客户公章、部门章或合同章的签收单,还是经由有权签收人员签字确认的签收单,均系客户在完成货物查验后签收交付产品的有效凭证,不存在效力瑕疵。 公司制定了完整的收入确认流程,且2024年四季度起,公司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系统和收入确认流程,并修订现有财务内控制度,对收入确认相关内部控制进行进一步规范。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跨期调节业绩的情形,收入相关内控制度健全,并得到了有效的执行。
除上述事宜外,监管对其收入真实性的关注还体现在连续两轮问询与经销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向关联经销商销售是否公允及终端销售实现情况,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情形方面。
2、扩建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设备购置费占比均较高,北交所追问合理性
本次IPO广信科技拟募资2亿元,其中入1.3亿元用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4,00 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新邵德信,项目区域位于新邵县经开区,采取向当地政府租赁产业园的形式开展。该项目的设备购置费为9981.72万元,占项目投资比例为74.16%。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新增营业收入1.27亿元,达产年税后净利润将达1405.50万元。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广信科技,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东西路8号,不涉及新取得土地的情况。该项目的设备购置费为2180万元,占项目投资比例为54.36%,研发人员薪酬为828万元,占该项目投资比例为20.65%。
对此,北交所在首轮问询中要求广信科技说明扩建项目由子公司通过租赁产业园的形式开展的主要考虑;募投项目实施后是否具有足够的市场消化能力;说明扩建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设备购置费测算是否合理,两个项目的设备购置是否存在重叠;补充流动资金及资金规模的必要性、合理性。
首轮问询答复显示,当地政府为支持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也为解决公司自主建设产业园所面临的一次性资金投入大等困难,决定代为建设产业园,公司再以租赁的形式开展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与此同时,由于子公司新邵德信拟进行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并扩充产能,计划以此次租赁产业园为契机,待未来募投项目顺利实施后,将目前的生产基地搬迁至产业园二期。因此,该募投项目采取子公司通过租赁产业园的形式开展。目前,相关土地已完成权属登记,并已着手土地前期平整工作及相关审批手续的办理工作。
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足,且下游市场应用端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在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的背景下,亟需扩大产能,以满足下游客户不断增加的需求,维持公司市场地位和业绩增长。本次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增绝缘纤维材料产能14000吨,与下游与日俱增的市场增长需求匹配,新增产能将有足够的市场消化能力。
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计划购置的设备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规划,且根据市场价格估算或市场询价确定各设备预计采购价格,与同行业相关项目的设备投入占比不存在较大差异。从设备购置金额占整个项目的比例情况来看,东材科技相关项目的设备投资占比与公司相当,民士达和神马电力情况则低于公司。公司设备购置金额占比相对较高的原因主要为:项目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不涉及土地购买费以及大额建筑工程费的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设备投资2180万元,主要涉及材料测试、理论研究和计算模型;特高压电场下整体出线装置各部参数测定(试样制作和委托测试);芳纶纤维厚型绝缘成型件中试试制;蜂窝型材成型试验;特型绝缘成型件研发等用途或项目所需的设备,规划的设备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的设备购置不存在重叠。
公司补充流动资金主要用于补充业务扩张过程中营运资金缺口,保障公司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具体用途包括支付供应商采购款、支付员工薪酬以及其他日常营运资金的支出,从而改善流动资金状况,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针对上述答复内容及公司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设备购置费为占该项目投资比例高于其同行业可比公司民士达43.50%的设备购置费投资占比的情形,北交所在第二轮问询中要求广信科技说明以租赁产业园的方式开展募投项目是否会对生产经营稳定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说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相关设备购置费用测算的具体依据及其合理性。并结合电气绝缘新材料的行业发展、下游客户需求、各期在手订单变化情况、在手订单的主要客户及执行情况,进一步说明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能力。
广信科技解释称,公司拟租赁产业园项目的出资方和产权方归属于新邵经开区管委会下属全资子公司经开建设,且已完成土地权属登记,同时公司与经开建设已就租赁期限、租赁单价及租赁范围等事项进行了约定,新邵经开区管委会及经开建设均确保会按期交付租赁标的并按约履行租赁协议,因此,待产业园项目建设完成,发行人及其子公司能够长期稳定地以租赁产业园项目的方式开展募投项目,租赁期限有效期内无法继续使用租赁标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如后续出现其他特殊情况导致上述租赁无法继续,公司亦可依约对产业园项目资产行使回购权,将租赁标的变更为自有不动产,无需面临搬迁或改建情况,以保证募投项目继续进行。
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所需设备为国产设备,设备根据生产需要配置,设备价格主要依据市场价格估算以及市场询价确定,且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可比设备,价格偏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所需设备根据研发项目需要配置,设备投资金额和设备投资占比均小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项目。
公司所处电气绝缘材料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长宏网配资,下游客户需求持续旺盛,在手订单执行情况良好,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不存在重大不利情况。
壹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